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地球科学   148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27年   1篇
  1905年   1篇
  1900年   1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2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传统ELM算法进行滑坡位移预测时,其网络输出权值由最小二乘估计得出,导致ELM抗差能力较差,从而造成网络训练参数不准确。为此,将M估计与ELM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M估计的Robust-ELM滑坡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来取代最小二乘法计算ELM输出权值,以减少滑坡监测数据中粗差对ELM预测的干扰。分别以链子崖、古树屋滑坡体为例,将Robust-ELM进行了单维、多维粗差的抵御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粗差对预测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抗差能力。  相似文献   
2.
宫悦  王宇玺  梁明剑  龙锋  赵敏 《地震》2020,40(4):90-102
地震序列类型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应力场环境、 地震构造及孕震环境介质的差异性。 主—余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均匀的介质环境, 而前—主—余型地震及震群型地震往往发生在复杂的构造环境。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余震活动总体呈NW向分布, 其南东段的余震呈相对单一的NW向条带状, 而北西段的余震活动呈现丛集的特征。 两段的地震序列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南东段地震序列为主—余型, 序列衰减速度较快; 北西段地震序列为震群型, 序列初期衰减非常缓慢, 余震丰富。 此次6.0级地震序列发生在长宁—双河大背斜上, 该复式背斜主要由多个次级褶皱构造和不同走向的伴生断层组成, 结构复杂。 长宁6.0级地震序列的分段性特征表明, 该地震序列不是发生在单一的断裂构造上, 为多个构造级联破裂所导致的复合型地震序列。 此外, 序列北西段余震的深度逐渐变深, 可能预示着该区域受华蓥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 地震序列对华蓥山断裂带未来地震活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介绍2020年1月18日新疆伽师M S5.4和1月19日M S6.4两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精定位等资料,分析伽师M S6.4地震序列类型、序列衰减特征和余震序列各项数字地震学资料,并就该序列与历史地震序列进行对比,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分析认为,该序列为前—主—余型,余震序列衰减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4.
This study uses instrumented buildings and models of code‐based designed buildings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at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revise the ASCE 7 Fp equation for designing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 (NSCs) through utilizing oversimplified linear and nonlinear models. The evaluation of floor response spectra of a large number of instrumented buildings illustrates that, unlike the ASCE 7 approach, the in‐structure and the component amplification factors are a function of the ratio of NSC period to the supporting building modal periods, the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and the NSC location.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recorded ground motions at the base of instrumented buildings in most case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design earthquake (DE) ground motions. Because ASCE 7 is meant to provide demands at a DE level, for a more reliable evaluation of the Fp equation, 2 representative archetype building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ASCE 7‐16 seismic provisions and exposed to various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levels (including those consistent with the ones experienced by instrumented buildings and the D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archetype building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numerical studies, illustrate the tendency of the ASCE 7 in‐structure amplification factor, [1 + 2(z/h)] , to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 demands at all floor levels and the ASCE 7 limit of to in many cases underestimate the calculated NSC amplification factors. Furthermore, the product of these 2 amplification factors (that represents the normalized peak NSC acceleration) in some cases exceeds the ASCE 7 equation by a factor up to 1.50.  相似文献   
5.
自动推算室内接入点坐标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与发展,室外和室内定位技术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WiFi定位技术的不断完善下,室内定位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WiFi定位技术的两种定位方式均需预先知道室内网络接入点的精确坐标,这一要求无法满足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定位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估计的自动推算室内接入点坐标算法。该算法借助在室内外交界处同时获取卫星定位信息和WiFi信号的RSSI信息,巧用分段RSSI测距算法提高长距离RSSI测距精度,结合残差绝对和最小的M估计改进距离交会定位算法,最终推算出室内接入点的三维坐标,实现自动化推算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精度比常规距离交会最小二乘算法提高了50%,能够快速实时较精确地推算室内接入点的坐标,进一步完善了WiFi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苏地区2019~2021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江苏省常州市4.2级地震前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场变化。结果表明:1)0.5 a尺度重力场变化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此次地震下降-转折上升-持续上升-反向变化及零值线附近发震的演化过程;2)常州4.2级地震前0.5 a和1 a尺度下的重力场均显示,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值线附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地震频次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 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 计算中国大陆7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活动频次场, 提取出强震前时间因子和空间等值线的异常。 结果表明, 强震前时间因子出现超过均方差的高值或低值异常, 异常多数分布在频次场的前4个典型场, 具有多分量特点, 第1个典型场异常贡献率最大(占总场40%~60%), 绝大部分强震前5~8年出现长期异常, 部分强震前1~2年出现中期异常, 少数强震前3月出现短临异常的特征。 区域频次等值线出现的高梯度旋涡区域是异常危险区, 等值线值大于0.9且具有活动构造的危险区往往是强震的发震位置。 另外, 地震频次场与传统方法的区域地震活动频次(3月)震例对比, 表明频次场时间因子异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优越性和缺陷, 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地震台网记录的2022年1月8日门源MS 6.9地震原始波形进行分析,测算出88个测震台站的MSMS7MS(BB)等3种面波震级,并与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和青海区域地震台网编目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山东地震台网测定门源MS6.9地震的面波震级MSMS7MS(BB)分别为7.20、7.16、6.96;②MS(BB)震级的测定方法简单,不同台站之间的偏差较小,一致性较好,适合在地震台网的地震速报中使用。这与震级国家标准GB 17740—2017的规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梁庆韶  田景春  王峰  余威  孟浩  李建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10-2022082010
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I幕导致秦岭隆升,同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在鄂尔多斯湖盆中保存了大量地质事件沉积层。为了认识构造活动影响下地质事件沉积序列,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内各类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大型坳陷湖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笔者等以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及周缘的长7油层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中发育的关键事件沉积层为研究对象,对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缺氧事件沉积特征和叠置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7期,湖盆中多种事件沉积类型主要受控于中—晚三叠世秦岭造山运动,构造活动引起湖盆沉降,为事件沉积层的保存提供了条件;火山事件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湖盆中形成凝灰岩层,同时,也为湖盆缺氧事件创造了条件;沉积层因地震活动形成震积岩,而地震活动又是诱发浊流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这些构造活动影响下的地质事件交替发生,共同构成长7油层组内各类事件沉积层的相互叠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表露头、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油层组陆相页岩层系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发育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按地质成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油层组页岩层系的天然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大类,其中构造裂缝主要包括剪切裂缝和张性裂缝;成岩裂缝主要包括层理缝、页理缝和收缩裂缝。不同岩性中的天然裂缝发育情况明显不同,致密砂岩中以构造裂缝为主,层理缝仅在粉砂岩和局部细砂岩中发育;页岩和凝灰岩中页理缝、层理缝和构造裂缝均比较发育。不同类型的天然裂缝主控因素明显不同,构造裂缝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和岩石力学层层厚控制;砂岩中层理缝的发育主要受碳质纹层、粘土矿物转化程度等因素控制;凝灰岩中层理缝的发育主要受刚性玻屑脱玻化作用的控制;页岩中页理缝的发育主要受纹层、TOC含量和黄铁矿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